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綠洲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職場壓力與酒精藥物濫用:企業如何預防並支持員工心理健康

職場壓力與酒精藥物濫用的潛在關聯

在快節奏、高競爭的職場環境下,許多員工為了因應壓力,會尋找紓解情緒的方式。有些人選擇正向方式如運動、旅遊、或與親友傾訴;但也有不少人轉向酒精或藥物,希望「撐過去」,卻可能陷入風險。

根據 Bizcommunity 報導 指出,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職場壓力與酒精濫用、藥物濫用之間存在高度關聯。這不僅是個人健康問題,更直接衝擊企業的營運與團隊穩定性。

為什麼職場壓力會導致物質濫用?

長期面對如工作量過重、角色模糊、升遷壓力、不穩定的職位安排等情境,容易引發焦慮與無力感。若缺乏健康出口,一些員工可能依賴酒精、鎮靜劑或刺激物質,企圖「讓自己冷靜下來」。

某些產業如餐飲、建築、運輸,常有「下班喝一杯」的文化。這樣的行為若頻繁出現,容易從偶一為之變成依賴性濫用行為,甚至影響職能與人際關係。

綠洲公司在 EAP 員工協助方案中曾收到員工回饋:「我知道喝酒沒用,但有時真的撐不下去了。」這其實正在表達,員工處於壓力孤島,缺乏系統支持。

物質濫用可能形成的惡性循環

雖然短期內看似能「麻痺」痛苦,但長期來看卻可能帶來:

  • 注意力與工作效率下降

  • 情緒波動與易怒

  • 睡眠困難與健康問題

  • 團隊合作與人際衝突增加

這將導致企業成本增加、離職率攀升、士氣低落

員工心理健康不能只靠個人扛起

雖然壓力管理是每個人都應學習的能力,但工作壓力的來源,常根植於企業制度、文化與領導方式。當員工沒有權力改變制度,卻又承擔極大壓力,極容易失衡。

此時,企業主動介入與支持,能成為改變的關鍵。

企業可以怎麼協助員工?四個建議

1. 提供可近性的支持資源(EAP服務)

建立匿名、零負擔的諮詢與支持管道,例如:

  • 線上心理諮詢服務

  • 放鬆減壓工作坊(如呼吸法、正念練習)

  • 工作與生活平衡諮詢

2. 建立健康的紓壓文化

重塑企業活動形式,減少將「喝酒」作為唯一社交方式,例如:

  • 團體健走挑戰

  • 午間瑜伽、茶水時間

  • 替代性團隊聚會提案

3. 教育主管辨識壓力徵兆

主管是關鍵哨兵,宜定期培訓識別壓力訊號,如:

  • 情緒低落、遲到早退

  • 社交退縮、工作動力減弱

  • 轉向酒精或藥物的非語言線索

並建立內部回應流程與轉介機制,減少主觀處理風險。

4. 建立信任文化與心理安全感

讓員工相信:「表達困難是被支持的」。這樣的文化不需靠大型計畫,也可從日常:

  • 鼓勵主管主動關懷

  • 設立匿名建議箱

  • 定期員工心理健康調查

企業常將物質濫用視為個人行為偏差,但其實它常常是一種組織現象的警訊

當多數員工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甚至需要靠物質才能「正常工作」,或許也代表企業制度、溝通與支持文化,還有一些優化的空間。

心理健康是一項投資,不是成本

從支持資源到文化塑造,企業對心理健康的投入,將直接轉化為,更高的生產力、更低的離職率、更強的員工歸屬感,不妨重新審視企業內部的壓力來源與支持網絡,這不只是對員工的照顧,更是對企業未來穩健發展的投資。

文章目錄
相關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