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職場環境的變遷和工作壓力的增加,職場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ISO 45003 和台灣的職業安全衛生法為此提供了全面的指導和規範。本文將詳細介紹這些標準和法律中的社會心理風險定義、來源、影響,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管理措施來減少這些風險和危害。
定義心理健康與來源
ISO 45003:
- 定義:ISO 45003 是專注於管理心理健康與社會心理風險的國際標準,提供了識別和管理職場心理健康問題的指南。它強調心理社會風險的系統性評估和管理,幫助企業創造更安全和支持的工作環境。
- 來源:心理社會風險的來源包括工作內容、組織管理、工作環境和社會互動。例如,高工作量、角色模糊、缺乏支持、工作不安全等都是常見的風險因素。
關於心理健康的職業安全衛生法:
- 定義:台灣《職業安全衛生法》對社會心理風險的關注主要在於防止因工作環境或工作條件引起的心理壓力和相關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規範確保工作場所的安全和健康,包括心理健康 。
- 來源:社會心理風險的來源多種多樣,包括工作壓力、組織變革、職場霸凌、缺乏控制和支持等因素。
心理健康的影響
- 心理健康:長期暴露於社會心理風險會導致焦慮、抑鬱、工作倦怠等心理健康問題,影響員工的整體福祉。
- 生理健康:心理壓力還可能引發睡眠障礙、心血管疾病和免疫功能下降等生理健康問題。
- 生產力:員工的心理健康問題會降低工作效率,增加缺勤率,並影響團隊合作和整體績效 。
- 組織文化:不良的心理社會環境會破壞工作氛圍,增加員工流失率,並損害公司的聲譽。
法規和企業須知
職場不法侵害相關法規: 台灣《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2項第3款明確規定雇主有責任採取必要的安全衛生措施以預防勞工在執行職務時遭受身體或精神上的不法侵害。這些措施涵蓋物理和心理層面,要求雇主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和有效的預防及應對機制。
不法侵害的處理: 不法侵害行為包括肢體攻擊、精神攻擊(如脅迫、侮辱)、人際隔離、過度或過低的業務要求以及隱私侵害等。如果雇主未能妥善執行這些預防措施,可能會被處以新台幣三萬元到十五萬元的罰鍰 。
管理措施
ISO 45003 和 職業安全衛生法 建議通過以下管理措施來減少社會心理風險和危害:
- 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
- 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識別心理社會風險的來源,並定期進行工作環境調查和員工心理健康評估 。
- 使用標準化的評估工具來評估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工作壓力水平。
- 工作設計:
- 調整工作量和工作時間,確保員工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提供靈活的工作安排,減少過度的工作壓力。
- 確保員工的工作角色和責任清晰,避免角色模糊和工作過載。
- 支持系統:
- 建立有效的員工支持系統,包括心理諮詢、員工協助方案(EAP)和內部溝通渠道,鼓勵員工尋求幫助 。
- 提供心理健康資源和培訓,幫助員工應對壓力和心理健康問題。
- 培訓和教育:
-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和管理層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並學習如何應對和管理這些問題。
- 針對不同層級的員工提供針對性的培訓,例如壓力管理、有效溝通和衝突解決技能。
- 工作環境改善:
- 改善工作環境,包括人際關係、溝通渠道和工作場所的安全性,以減少心理壓力和不安全感。
- 創建支持性的工作文化,促進開放和尊重的交流,減少職場霸凌和騷擾行為。
- 政策和程序:
- 制定和實施明確的政策和程序來預防和應對職場中的心理社會風險,確保所有員工都了解這些政策和程序。
- 確保政策透明,並定期審查和更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和員工需求。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職場中的社會心理風險,促進員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營造更健康和諧的工作環境。這不僅有助於個人和團隊的發展,也有助於提升整體組織的績效和競爭力。
References:
https://laws.mol.gov.tw/FLAW/FLAWDAT01.aspx?id=FL085196
https://blog.104.com.tw/workplace-bullying-unlawful-infringement/